作者:王金水,宋根生
摘要:發端于七十年代后期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的普遍推行,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我國農村經濟獲得了突破性發展,隨著人民公社體制的廢除,我國農村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在農業發展新階段中出現了許多情況,轉型時期農村已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愈加突出,如農民負擔沉重,權益很容易被分割,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民增收緩慢等,在這些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中,農村經濟秩序混亂已經成為制約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入,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一個嚴重問題,農村經濟秩序混亂,主要表現在:一是過快增長的鄉村兩級債務得不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束顧農村集體經濟現狀,盲目舉債用于生產和非生產,不良債務惡性膨脹和循環,不但無助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而且導致債務大量增加,使鄉村財政陷入困境,二是鄉村財經秩序混亂,村級財務管理和集體資產管理乏力,制度上的漏洞以及財務上的不民主,集體資產流失嚴懲長,揮霍貪污十分普遍,這兩者在農村經濟運行中同時存在,相互交織,特別是村級財務管理混亂引起群眾強烈不滿和干群關系緊張,近年來,各級黨政部門和農村經濟管理部門以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刻認識當前農村經濟混亂的危害性,下大力整頓農村經濟秩序,促進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步入規范化管理軌道,不僅是維持農村正常經濟秩序的需要,也是確保深入進行農村體制改革,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標本兼治之策。
關鍵詞:農村經濟經濟秩序秩序整頓農村工作
分類號: F320.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