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波平
摘要:修水縣水土流失的特點:一是流失面積大,據1996年遙感調查,全縣水土流失面積為199.97萬畝,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二是流失強度大,強度以上流失面積為83.32萬畝,占流失面積的42%。三是新的水土流失呈擴大趨勢。“七五”以來,全縣雖累計治理了42萬畝,總的流失面積仍在擴大,嚴重的水土流失給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加強了貧困程度,水土流失與貧困互為因果,目前全縣90%以上的貧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劣的地區,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415元,加劇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壓力,水土流失造成耕地減少,土壤沙化,肥力下降,糧食產量低,嚴重制約著可持續發展,2000年全縣糧食單產僅268公斤,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河床淤高,庫容萎縮,暴雨一來,瞬間匯積成流,洪水泛濫;雨水一過,旱象連續,田地干裂,據測算,年均土壤侵害總量為840萬噸,修河河床因泥沙淤積,近幾十年已升高了0.9米,全縣有64座水庫,4500口山塘因淤積損失主加容192萬立方米,1998年的洪水,使全縣不少地方呈現一片汪洋,一片崩崗,直接經濟損失達8.4億元,令人痛心疾首。
發文機構:修水縣水土保持局
關鍵詞:修水縣資源開發水土流失治理對策
分類號: S157.2[農業科學—土壤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