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生態系統是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之一,保護好天然林資源是維護生態文明的有效手段。在闡述中國天然林保護財稅政策歷史沿革的基礎上,根據天然林資源保護財稅支持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調整相關補...
通過回顧與天保工程相關的政策以及工程和政策的實施成效,揭示天保工程與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內在聯系。結果表明:天保工程為重點國有林區改革明確了方向;國有林區以內在驅動力將天保工程推向更深層次。為...
基于黑龍江省林業局和中國林業統計年鑒的數據,運用修正的Faustmann模型和二叉樹期權定價方法分析黑龍江省黑河造林林區的碳匯價值及該項目的經濟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經營成本負向影響項目的最終價值;碳...
以天然林保護工程生態恢復為切入點,利用2004—2016年天然林保護工程區15個省市的數據評價分析天保工程生態恢復效果的時空特征。結果表明:天然林保護工程區的生態恢復效果逐年增長且整體表現良好,但在實...
首先,在梳理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歸納總結了森林碳匯的相關概念、森林碳匯的計量方法、森林碳匯的效益。其次,闡述了中國森林碳匯市場需求不足的現狀。再次,對森林碳匯需求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其中,企業森...
基于江西省700戶用材林農戶調查數據,采用回歸模型定量分析林業社會化服務供給對不同貧困程度農戶林地投入和產出的影響程度和影響方向,以驗證林權配套改革中的社會化服務供給是否發揮應有的效果。結果表明:林木...
步行距離最短、步行時間最短且盡量滿足游客偏好是游覽線路設計所需考慮的主要因素。步行距離與步行時間兩個因素可以實際度量,而游客偏好受景點的景色、名氣、歷史、文化和稀有獨特性等因素影響卻難以度量。為了求得...
基于云南省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調查數據,從3個維度構建農戶生產經營能力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及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研究保護區生態旅游發展對貧困農戶生產經營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樣本...
基于羊群行為理論,依據在福建省林地經營權流轉推廣力度較強的4個縣開展調研獲得的344份問卷調查數據,采用Binary Logistic方法分析林農林地經營權流轉行為中的羊群效應。結果表明:羊群效應對林...
1國有林區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產生與發展歷程2000年12月1日國家林業局等多部委下發《關于組織實施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通知》,標志著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