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內河航運重要集散地三通橋。三通橋建于1806年(清嘉慶十一年),橋長36.7米,寬3.1米,花崗石二墩三門拱橋。橋欄石板有'嘉慶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題刻。...
明末清初鄭成功政權的核心任務是反清復明恢復中原,因此其經濟活動勸農征糧、鑄幣設廠、開辟軍屯、興販海運等都是出于軍事政治斗爭需要,但明鄭的經濟活動也對社會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
'福船、閩商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于2018年11月20-21日在福州召開。該學術研討會由福州大學和中國商業史學會聯合主辦,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正>'閩之有城,自冶城始'。這個冶城,福州人相傳就是'自無諸建國,都冶為城,是為冶城'的'東冶'福州。近年來福州建地鐵發掘出地下城址,福建省媒體均稱'發現冶城遺址',福州為'全閩第一城'好似已板上釘...
番薯在中國的傳播既是'哥倫布大交換'的一個重要部分;更是中國海洋族群、有責任的地方官與最高統治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閩人陳氏家族自陳振龍始歷明清兩朝、七代家人前赴后繼的持續是番薯在中國傳播的決定性因...
閩文化通過商人以商貿活動的方式與當地文化發生交流與整合,最終使媽祖崇拜風俗,以及重商風氣得以在海南傳播、發展,為海南與福建省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55名廠長經理的呼吁信具有積極的意義,促使我們省政府在權力范圍內先改、先辦。不等中央了,大膽制定了一些配套文件,支持這55名廠長經理的改革呼吁。'那幾年,項南、胡平等省領導如此的鼓勁與'撐腰',使福...
日本學者斯波義信(Yoshinobu Shiba)是研究中國商人的社會地位最深入、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學者之一。2018年,斯波義信獲得第三屆"唐獎漢學獎"殊榮,正是代表學術界對于漢學研究從社會經濟的角度...
通過閱讀海南家譜,可以知道在海南的歷史上,無論是最早由閩遷瓊的吳姓,還是在海南繁衍成為人丁眾多的陳姓、符姓、李姓、林姓、周姓、黃姓,抑或成為名望家族的丘姓、張姓、馮姓、王姓,其祖先均是從福建遷來。他們...
<正>尊敬的張志南常務副省長、楊根生副主席、李祖可先生以及在場的所有先生們和女士們:自2004年以來,福建省開啟了"世界閩商大會"這一重要的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平臺。至今,經歷十多年,已到了第五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