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嘉琛,史安,吳蕾,陳雅薇,朱華晟
摘要:全球氣候變化在短期內表現為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增加,因此農戶的適應性行為對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研究以蘇州東山鎮農戶為研究對象,分析農戶對極端氣候感知的準確性,并基于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方法分別研究感知、適應性行為和農業績效的影響因素,特別是社會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結果表明:1.農戶在準確感知極端氣候的情況下,會采取一定的適應性措施,這種主觀能動性在穩定與提高農業產量和收入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農業績效的提升也會帶動農戶更積極地觀察和感知極端氣候,以此形成良性循環。2.社會關系網絡和機構政策激勵對農戶極端氣候的感知、適應性行為的實施以及農業產量與收入有正向影響,社會支持在農戶的信息獲取、知識技能學習、農業資本積累、農業金融保障等方面有促進作用。3.本案例中蘇州東山鎮對農戶響應氣候有一定的社會支持,但未來還需在信息共享、金融支持、機構合作等方面不斷優化完善。
發文機構: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 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
關鍵詞:極端氣候感知適應性行為農戶社會支持Extreme climateperceptionadaptive behaviorfarmerssocial support
分類號: P467[天文地球—大氣科學及氣象學]F327[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