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運宏
摘要:魏晉六朝士人在個體意識的覺醒和自然美的發現的基礎上,將內在情感投入到外在自然之中,除了在詩詞中吟詠自然和在繪畫中描繪自然外,還在居住場所里模擬自然,于是促使了山水園林的出現,這也在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精神特質。中唐兩宋士人在"中隱"思想的推動下,折中于"小隱"之山林和"大隱"之朝堂的園林,遂成為安頓士人心靈的主要場所。園林也在中唐兩宋士人心態"內斂化"和"精致化"的影響下,空間越來越小,詩意越來越濃,于是對于士人來講,無論是現實還是內心,園林都成為一個閑適自足、精美雅致的"壺中天地"。晚明士人生存的困局,迫使他們走向一條世俗、物欲和心靈超越的道路,承擔他們理想與情感的園林也因之變得"物化"和"雅化":"物化"體現于園人的分離,離開了人的園林仍能表達其意境和內涵;"雅化"則要求摒棄俗氣,是園林中既要物質又要精神、既要超越又要享樂的士人對生活審美的必然選擇。同時,生活于社會中下層的晚明士人,也有興趣將眼光投向了園林技藝,其亦有能力總結園林理論,《園冶》《長物志》作品方能應運而生。
發文機構: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
關鍵詞:士人心態古典園林魏晉中唐晚明literatimentalityChinese classical gardeningWei?Jin periodthe mid?Tang Dynastylate Ming Dynasty
分類號: I20[文學—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