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水,孟偉林
摘要:內生于鄉土場域的社會資本對我國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基于豫東S村的田野調查,構建信任-規范-網絡的分析框架,對鄉村社會資本的異化進行考察。結果表明: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囿于村落的封閉性和集體守望相助的狀態被打破,S村社會資本呈現出信任程度較低、互惠格局偏小以及社會網絡失衡等存量不足現象,社會資本的表現形式發生異化,并對村民自治的有效性帶來負面影響。具體來說,合作困境、互惠消解與圈外排斥是社會資本異化的集中體現,而利己文化、規范失效與宗族稟賦則是社會資本異化的重要成因。基于此,建議從信任均衡、規范融合與網絡聯結3個維度提升鄉村社會資本存量,以實現鄉村社會資本的功能重塑,從而為村民自治構建必要的信任、規范及網絡。
發文機構: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村民自治社會信任互惠規范關系網絡villager autonomysocial trustreciprocity and normrelationship network
分類號: C912.82[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