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靳樂山,徐珂,龐潔
摘要:農戶是生態補償政策落實的最后一環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最終實施者,研究農戶的主觀生態認知對生態保護參與意愿及行為的影響、對提升生態補償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以云南省屏邊縣和西疇縣289份退耕還林政策戶的調研數據為例,基于擴展的計劃行為理論(TPB)和結構方程模型,從表征農戶生態認知的行為態度、主觀規范、感知行為控制和生態補償機制評價4個維度分析農戶的退耕還林意愿與行為。結果表明:4個維度之間相互正向驅動,并正向影響退耕還林意愿,其標準化路徑系數分別為0.232、0.341、0.389和0.184;退耕還林意愿正向影響退耕還林行為,其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325。農戶的生態認知對政策的實施效果具有一定的直接和間接作用,建議從農戶的主觀心理和生態補償機制改善兩方面繼續提升農戶的生態環境保護行為。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生態補償政策研究中心
關鍵詞:生態認知退耕還林參與意愿參與行為TPBeco-compensation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participation behaviorTPB
分類號: F326.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