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山東省即墨市D村進行調研,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將生活方式操作化為可測量的6項指標,計算新農保對農村居民的影響值。結果發現:總體上,新農保對農民生活方式的影響一般,但存在性別上的差異,對女性群體的影...
基于博弈論和委托代理理論,考察由一個農戶和一個社會化服務主體構成的二級供應鏈中社會化服務主體的服務質量投入和農戶的服務質量監督決策問題。結果表明:(1)社會化服務主體在提供服務時存在降低服務質量投入水...
...
提高生態耕種采納度是改善耕地質量、維護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基于湖北、安徽和湖南三省968份農戶微觀調研數據,運用熵值法和Tobit模型分析農戶生計分化、結構嵌入對生態耕種采納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僅有4...
農戶需求是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發育的前提條件.基于湖北省693個水稻種植戶的微觀調查數據,以低勞動強度、低技術含量的稻谷晾曬環節為例,分析勞動力成本上升對農機社會化服務需求的影響.晾曬環節的成本收益分析...
由于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持久性以及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嚴重短缺,中國農村地區的能源貧困問題非常突出.采用國際通行的能源發展指數來衡量中國農村地區的能源貧困程度,分析地區之間存在的能源貧困程度差異,并從經濟...
規模化和產業化的新農業生產形成具有市場層級的地方性大市場,而經營性小農戶在對接這一大市場過程中存在困境,田間地頭這種地域性小市場成為經營性小農戶完成農產品交易的初級市場.在地域性小市場中,以本地經紀人...
利用2004—2018年省際面板數據,分析農業機械化對玉米生產的影響,通過計算Moran’s I指數確定各省農業機械化的空間分布特征,探究不同耕地條件下農業機械化對玉米生產的作用機制。結果表明:農業機...
農戶非農就業已成為中國農村的普遍現象,而灌溉效率低下則是當前農戶生產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8年數據,結合超效率SBM模型評估農戶灌溉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驗證農戶...
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對于實現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基于江西省920份農戶調查數據,采用OProbit、2SLS和IV-Probit模型進行實證檢驗,并以基礎設施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