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態效率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雙贏的重要路徑。基于面板向量自回歸(PVAR)模型,采用廣義矩估計、脈沖響應函數、方差分解以及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等方法分析生態效率、農業機械化與農業經濟...
降低化肥投入量是我國農業轉型發展熱點問題之一,也是順利實現農業綠色發展關鍵所在。研究利用1978~2016年30省份面板數據,建立空間杜賓模型(SDM)分析化肥投入量對糧食產量空間溢出效應。研究表明,...
基于山東省臨沂市393份返鄉農民工個案數據,使用層級回歸等方法研究風險防范能力對創業意愿影響。結果表明,收入及收入滿意度、信息能力和理性應對能力顯著正向影響創業意愿;收入水平及收入滿意度、信息能力顯著...
從農民工資性收入結構和來源入手,采用統計分析法和偏離份額分析法,分析2004~2016年我國31個省份農民工資性收入結構及增長類型。結果表明,農民工資性收入結構存在顯著地區差異;結構偏離分量較低,結構...
利用SNA方法識別重慶地區農戶收入增長的空間依賴關系,借助指數隨機圖模型(EGRM)分析影響農戶收入增長空間關系的因素及作用機制。結果表明,重慶地區各區縣之間農戶收入增長存在空間依賴關系,該關聯緊密程...
糧食是國家安全的物質基礎,事關國運民生。黨的十八大后國家針對糧食安全頒布的一系列政策,為解決現階段糧食安全問題提供思想遵循。基于當前我國供給和需求端面臨的挑戰,梳理糧食安全與糧食安全觀的演變,總結新時...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三農”發展戰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的實施為農村電商創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農村電商創業模式不斷創新。以創業的主導力量為劃分標準,總結歸納江蘇省農村電商創業實踐中出現的...
當前我國農業實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質量興農戰略條件日漸成熟。質量即競爭力,質量興農是解決"三農"問題與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重要保障。研究剖析質量興農的科學內涵,即以農業高質量發展為總方針,以優質化為...
“十四五”時期,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三農”工作重心將全面轉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對全國和不同地區的鄉村振興進展情況與振興水平定量評價和動態監測是一項重...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村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熱點話題。從理論和實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