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炬
摘要:《詩經》奠定了農事詩流變過程中的兩條基本主線:藝術性和社會功用。詩歌聲律、造境等內部藝術上的進步,與外部的社會變遷共同推動了農事詩的流變,并呈現出了一定的規律性。初唐農事詩效仿陶淵明,并未形成特色。農事詩在盛唐正式登上詩壇,王孟詩派充分展現了它的藝術性,并融入了新的隱逸元素。中唐的農事詩具有感傷的隱逸情調。新樂府運動借農事以針砭時弊,將農事詩的社會功用發揮到了極致。皮、陸、聶等人開創了農事詩新的表現手法和表現領域。唐代是中國古代農事詩全面成熟的時期,后世基本上未能再超出此窠臼。
發文機構: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唐代農事詩流變藝術性社會功用
分類號: I207.209[文學—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