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利丹,井沛然
摘要:利用生態足跡理論計算分析了江蘇省2008—2017年的水資源生態足跡、水資源生態承載力和生態盈虧狀況,并根據細分的三級賬戶分析了出現生態赤字的主要原因,采用人均水資源生態盈虧指數、水資源生態壓力指數、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指數和萬元GDP水資源生態足跡4個指標對江蘇省水資源利用效率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在研究時段內,江蘇省水資源利用處于生態赤字的極不安全狀態,但可持續利用程度整體在提升;第一產業水資源生態足跡最大,工業用水次之,兩者占水資源生態足跡比例約為90%,是造成水資源生態赤字和水資源生態壓力指數較高的重要原因。
發文機構:河海大學商學院 河海大學國際河流研究中心 江蘇省“世界水谷”與水生態文明協同創新中心
關鍵詞:生態足跡理論生態承載力生態盈虧可持續利用江蘇省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ecological surplus and deficitsustainable utilizationJiangsu Province
分類號: TV213[水利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