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水平是影響消費水平的決定性因素,而勞動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長期以來,我國始終堅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按勞分配原則,但按勞分配仍然會在勞動者之間拉開差距,形成勞動收入差距。勞動收...
經過多年理論和技術上的研究與探索,我國央行數字貨幣已經步入了場景應用快車道。較之于實物現金,央行數字貨幣具有不用找零、使用更便捷的特點,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現金使用的需求;同時具有記錄交易信息的功能,...
隨著死亡率、生育率的大幅降低,老齡化已成為中國不可逆轉的"洪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購""移動支付""外賣"等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本文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
與就業相關聯的社會保險制度改革,使得城鎮勞動力市場上的農民工群體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城鄉社會保障的一體化,即農村戶籍居民獲得和城市戶籍居民一樣的社會保障。本文基于2016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實證考察了...
2020年本刊將重點圍繞以下研究領域進行組稿(包括但不限于):(1)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消費理論研究:(2)新時代美好生活消費需要研究;(3)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與增強消費的基礎性作用研究;...
在中國經濟下行和居民最終消費下降的雙重壓力下,如何運用稅收政策提升居民消費尤其重要。運用2002-2017年全國省市面板數據,采用固定效應面板分位數回歸模型分析稅收負擔在不同分位點對不同收入群體居民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