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著眼通過操縱員考試1968年4月,我經歷兩年畢業分配的等待后被分配到了核動力院。經過兩年的基層鍛煉,1970年4月,學核反應堆工程專業的我被分配到第一座壓水型反應堆運行研究室,參加了反應堆的調試、運...
中央將改革視為“關乎國運”之舉。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后,改革政策體系逐步形成,“十項改革試點”“雙百行動”“科改示范行動”相繼鋪開。具體到核領域,從本刊上...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從上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了“華龍一號”的研發工作,為了使“華龍一號”滿足最高安全標準和設計要求,從最初提出177堆芯概念,到反應堆及一回路系統設計,一個個關鍵設備、軟件的自主化攻關...
10月15日,在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尚未落幕之際,以“安全新高度,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國內核電“產學研”各領域的院士專家...
國際鈾轉化市場在過去十年,一直處于一個競爭激烈、環保壓力大、供大于求、產能下降的狀態。受2010年福島核事故的影響,全球核電發展速度放緩,部分國家如德國、日本關停大量核電機組,導致全球核燃料市場萎縮,...
國企基層黨組織擔負著全面落實基層黨建主體責任的重任,承擔著將黨建工作貫穿企業改革發展、重點項目、科研攻關、市場開發等各項工作的具體任務。近幾年,筆者所在公司基層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在提升黨建質...
向著推動核燃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挺進,向著建設世界一流核燃料企業的目標沖刺,“十三五”是中國原子能推動核燃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程,中國原子能與核燃料公司戰略性合并融合。...
2020年4月14日,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研發的“高速智能型核燃料棒無源檢測系統”正式投入使用。...
戴傳曾(1921年12月~1990年11月),浙江寧波人,核物理學家。1951年畢業于英國利物浦大學。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歷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院長等職。1956年獲中國科學...
瞬發γ中子活化分析(PGNAA)技術是當前工業生產過程,對工藝環節中的原料成分進行在線檢測的主流技術,能夠廣泛應用于水泥、煤炭、電力、鋼鐵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