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理,侯向陽
摘要:本文研究表明,雖然超載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草畜平衡管理目標卻不能局限于牲畜數量的控制上,因為第一,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牲畜數量和草原利用程度的關系已經不像以往那樣成正比;第二,簡單地以產草量確定放牧牲畜的數量,牧民會通過購買或種草增加貯草量的方式保證牲畜頭數不超載,但對天然草原的利用仍然會過度;第三,目前的草畜平衡管理模式既存在執行困難,也不符合客觀規律。因此,本文提出,草畜平衡管理應由側重牲畜數量的審批監管模式改為以草原質量為依據,以稅收等市場手段為主體的市場經濟管理新模式。
發文機構:內蒙古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區劃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局
關鍵詞:草畜平衡管理載畜量“審批監管”模式草畜平衡管理模式市場經濟管理牲畜數量反思草原退化利用程度
分類號: F54-26[經濟管理—產業經濟]S812.5[農業科學—草業科學][農業科學—畜牧學][農業科學—畜牧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