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偉
摘要:羊毛是制作軍用被服、毛巾等衣物的上等原料,日本將其與鐵、煤炭并稱為“三大戰略資源”。但經過多輪發展,其羊毛業依然無法自給。我國東北羊毛資源,則久為日人所覬覦,一戰后遂成為其“羊毛自給”的基礎。1930年前綿羊數量250-360萬只。偽滿時期,日偽對綿羊業的投入超過其他畜產物,1943年數量逆勢上升達到410萬只。但東北羊毛本身存在缺陷,故在飼養的同時,著重對東北綿羊進行了改良。在具體執行“羊毛自給”方面,“滿蒙毛織會社”充當了重要角色。其在羊毛輸出及輸入方面,使東北與日本實現“一體化”,而且還切斷與我國關內的聯系。
發文機構:佳木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滿蒙羊毛”改良預托“滿蒙毛織會社”“羊毛自給”“Manchukuo-Mongolian Wool”ImprovementFostered“Manchukuo andMongolian Woolens Corporation”“Wool Self—Sufficiency”
分類號: TS1[輕工技術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