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蘆笛
摘要:物產的名實關系牽涉人對物的認知與利用,不僅在實際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在史學研究中也備受關注。既有的相關研究相對重視實,而對名的關注相對不足。通過對近代"蘭花菇"及相關名稱的考察,可見物產名稱在社會中也有著自己的生命力,且與地方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晚于18世紀末,廣東南華寺僧人開始利用稻草栽培食用菌,遂有"南華菇"之謂,相關技術亦受到傳播。19世紀下半葉以降,因音訛而產生的"蘭花菇"漸趨流行,且名播粵外。同物異名的"草菰"在近代主要流行于兩廣,而"麻菌"則常與湖南瀏陽密不可分,說明物產名稱的地方性不必然直觀見諸名稱本身。關注物產名稱并投以地方視角,有助于理解物產異名的產生、變異與傳播,以及隱匿其背后的物質生活、技術、語言、地理、經濟等因素,進而豐富對人類物質文化的認知。
發文機構:倫敦大學學院
關鍵詞:蘭花菇名實關系草菇廣東佛教Orchid MushroomName and EntityStraw MushroomGuangdongBuddhism
分類號: S64[農業科學—蔬菜學][農業科學—園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