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磊
摘要:古代日本傳統稻作相比中國方面具有發展周期長、精細化水平高、環境適應性強、注重生態保護等特點。就其技術內容而言,歷史上選育種技術的進步極大豐富了日本的水稻品種,同時也為日本特有的"換種種植"提供了可能;育秧移栽技術的發展實現了播種量與插秧密度由密到疏的轉變,人們對于水稻秧齡已能進行合理調控,并且建立起了能夠充分適應暖地與寒地、山地與平原等不同地域環境的技術體系;其肥料技術、田間管理技術以及收獲加工技術與古代中國相比雖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但仍不乏日本古人對相關技術的改良與創新,其深海魚肥施用、暗渠排水技術、寒地水溫調控、鯨魚油防治蟲害、多樣化中耕方法等措施極具日本地方特色。實踐證明,日本的傳統稻作技術是富有成效的,其基于"稀播、長育、疏植、少本栽插"等核心理念構建起來的傳統稻作技術對于發展現代有機農業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價值和借鑒意義。
發文機構:鹽城工學院日本歷史文化研究院
關鍵詞:古代日本古代中國傳統稻作技術比較Ancient JapanAncient ChinaTraditional rice cultivation technologyComparison
分類號: S51[農業科學—作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