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怡,柯杰升
摘要:圍繞我國“農村扶貧政策在何種程度上減緩貧困”的爭論性議題,從2950篇相關研究中篩選出159篇實證研究樣本文獻,提取531個效應值,運用Meta Analysis系統評價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扶貧的減貧效應及其結構和路徑。采取FAT-PET-PEESE策略的計量結果顯示:扶貧政策對農民收入增長和降低貧困發生率總體上具有正向作用,其中,增收效應接近中等程度,降低貧困發生率的作用則相對較弱;從結構上看,減貧力度從高到低依次為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搬遷扶貧、社保扶貧和生態扶貧。此外,貧困人口的行為能力差異被證明是減貧效應的可能作用路徑。新時期扶貧政策應保持基本的連續性,政策實施應以強化農民反貧困能力建設為核心,探索建立相對貧困治理的長效機制。
發文機構: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財政扶貧貧困發生率減貧效應增收效應相對貧困fiscal poverty alleviationpoverty incidencepoverty reduction effectincrement effectrelative poverty
分類號: F323.8[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