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與評價玉米價格風險管控現狀,基于生產者和加工企業利益共贏為出發點,利用延期點價,促進農業和工業的有效融合;基于加工企業和貿易商利益協同、促進交易為出發點,利用基差交易,規避基差風險,促進商品因素(...
從勞動力供給效應、資本要素替代效應、土地規模轉換效應三個方面構建農村人口老齡化影響農業生產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分析了農村人口老齡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效應機制。研究發現,農村人口老齡化...
通過運用修正的計劃行為理論,分析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決策的行為意愿和應用行為相背離的原因與機制,同時利用2017年河北和山東農戶調研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結果表明:農戶在節水灌溉技術采納行為意愿決策時...
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新型城鎮化下推動農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內容,使用CFPS2010年和2016年數據,實證考察城鎮地區勞動者在基本公共服務的多維貧困及其變化趨勢,并分析不同戶籍勞動者在基本公共服務多...
實證分析發現,農民工返鄉創業環境主要由服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保護環境等4個維度構成,但現階段其返鄉創業環境現狀明顯地呈現出市場型創業環境的改善滯后于政策型創業環境的特征,且政策型創業環境的勢利...
圍繞我國“農村扶貧政策在何種程度上減緩貧困”的爭論性議題,從2950篇相關研究中篩選出159篇實證研究樣本文獻,提取531個效應值,運用Meta Analysis系統評價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扶貧的減...
首次利用2013年在廣東省實施的對口幫扶政策作為準自然實驗,基于2000-2018年城市面板數據,采用雙重差分法評估了省內對口幫扶對城市經濟增長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機制。研究表明:省內對口幫扶政策顯著地促...
在梳理關于小農戶行為屬性三派爭論的基礎上,提出認知理性小農戶概念,構建認知理性小農戶行為的兩階段主觀博弈分析框架:小農戶在與所處情境進行互動的過程中建立主觀博弈模型,進而在主觀博弈模型下進行策略博弈,...
通過對河南、江西等4省8村的實地調查,發現我國農村的家庭養老、社區養老、社會保險養老和機構養老等不同養老模式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發展困境,且各模式之間彼此獨立甚至互相排斥。現階段,我國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呈...
不同于既有農民工城市融入研究中的宏觀制度主義視角,也區別于單一組織微觀實踐路徑的研究取向,文章基于粵南沙鎮的實地調研經驗,總結提煉出“半正式組織”這一新型實踐類型,有助于彌合既有研究中的宏觀與微觀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