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角度解讀了黑龍江省國有林區林業產業鏈產業共生關系的經濟實質以及林業產業共生系統的構成與運行,結合共生度與共生系數模型實證分析了黑龍江省國有林區林業產業鏈產業共生關系。結果表明:2004—2017...
運用分工理論和多任務委托代理理論分析“森林生態銀行”實現生態轉型、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內在機制。分散的小規模林業經營模式存在5個問題:經營效率問題、交易成本問題、生態轉型問題、流動性約束問題和產業躍...
基于2011—2018年黑龍江省森工總局、大興安嶺林管局以及所轄地方林業局的林下經濟發展數據,分析天保工程二期期間黑龍江省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結果表明:自天保工程二期實施以來,黑龍...
基于2003—2018年福建省林業三次產業產值數據,運用VAR模型分析福建省林業各產業內部集聚與林業各產業結構優化的關系。結果表明:福建省林業第一產業在發展前期會促進產業向集聚的方向發展,到發展中期對...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區和非天保工程區林業三次產業產值數據,運用偏離-份額分析法對兩個區域進行比較研究,分析區域內具有競爭力和區域優勢的產業。研究結果表明:天保工程實施以來,吉林省天保...
以浙江省推行的農業巨災保險模式為基礎,結合廣東、黑龍江等地的巨災保險實施經驗,以創新林業巨災保險模式和提升林業風險管理效率為目標,從林業巨災風險管理的角度對林業巨災保險模式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浙江...
通過構建演化博弈模型詳細地剖析了林業經營者和地方政府博弈系統的演化穩定策略及其演化過程。研究結果表明:林業碳匯項目的前期和后期成本、相關扶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扶持成本等因素會影響博弈系統的演化方向,進而...
基于回歸分析法,實證檢驗在線品牌社群的信息互動、人際互動及人機互動對顧客品牌忠誠的影響,并探討社群氛圍在社群互動與顧客品牌忠誠度之間的調節作用。結果表明:信息互動、人際互動和人機互動對品牌忠誠均有顯著...
基于實地調研得到的561份問卷資料,運用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提取6項管理措施并分析其與5個鄉鎮的關聯關系,據此分析居民感知類型及成因。結果表明:居民整體感知最強的是共同保護措施,最弱的是功能分區措施...
從生物質能源電價補貼政策視角出發,構建了政府、企業、中間人和農戶為一體的農林生物質發電產業系統動力學模型,通過模擬、對比不同補貼政策組合下的實施效果,對現行補貼政策進行量化評價。結果表明:現行補貼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