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居民醫療服務利用差異的來源包括醫療費用支出和醫療服務及藥品價格兩方面。在醫療服務利用公平性評價中,如果直接比較各地區農村居民醫療費用支出,研究得出的結論將失去真實性。本文利用2012年全國農村固定...
本文將新世紀我國農田水利市場化政策歸納為分級包干制、民辦公助制和項目制三類,并進而量化評價了其施行績效。分析結果顯示,政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成效相對較好的項目制仍有較大改進空間。為此,要提高農田水...
隨著政策性農業保險規模的逐漸擴大,中央政府及各級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不斷增加。為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2011年,國家財政部選擇四川省、內蒙古自治區進行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績效評價試點,有關農業保險財政補...
本文以大連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期貨作為中美農產品的代表,運用GARCH-M、EGARCH等模型分別對其日收盤價格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其價格波動的特征及溢出效應。結果表明:兩國大豆期貨收益率...
小額信貸是我國獲取金融服務的重要作亂以,長期以來政府對農村小額信貸利率實行特殊保護政策。2013年7月央行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以及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上限標志著我國進入利率市場化的最后階段。利率管制...
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對中國農村非正規金融的私人治理機制進行剖析不僅有助于揭開農村非正規金融的高治理效率之謎,還有助于為農村非正規金融規范化轉型與發展提供新的線索。研究發現,農村非正規金融的私人治理機制...
農牧民增收是“三農”剖的核心,從縣域空間的角度分析農牧民收入質量的差異結構特征和成因,有利于增強制定區域發展公共政策的針對性。本文應用“風險矩陣分類法”和GIS空產蟂挑動對農牧民收入質量進行多因素綜合...
產業作為經濟的基石,其不同的分布格局和效率對相關產業居民的利益分配有著重要的影響。以城鄉二維經濟空間為出發點,深入分析了當前城鄉統籌過程中產業發展的偏差問題,發現產業結構調整名義下的“以工替農”、產業...
農業種、養結構調整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美麗鄉村的途徑之一,科學地分析評價調整后的綜合效益,對促進農業種、養產業的健康協同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農區發展飼用作物的60個樣...
本文對中國與東盟在2003-2012年的農產品雙邊貿易數據進行了分析,通過一些產業內貿易指數工具的測算(如G-L指數、Brtilhart邊際產業內貿易指數)以及Thom & Mc Dowell垂直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