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樂勤,榮慧芳
摘要:針對小流域生態補償實踐中管理體制與機制不健全,補償交易成本高,補償標準、補償主體、范圍難以確定,補償方式單一等弊端,以安徽境內秋浦河為例,采用系統研究、模型研究、文獻研究、實證研究方法,運用系統理論,構建了其生態補償實施體系。結果表明:秋浦河流域生態補償實踐框架,由驅動力、法規保障、管理與運行、監督等子系統構成。政策與社會基礎、流域上下游對水質、水流調節的供求關系是生態補償的驅動力;制定生態補償法規、成立生態補償委員會是實施補償的基礎;構建多元融資與支付機制、多元補償方式機制、協商、調解為主的補償途經機制、監督機制、科學確定補償標準等是實施補償的關鍵。基于秋浦河流域上游提供的生態服務及保護生態受損的發展成本,估算了2009年實際補償金額為40553.66萬元。秋浦河流域生態補償有利于協調流域不同群體的環境與經濟利益,有利于流域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可為我國小流域生態補償實踐提供借鑒。
發文機構:池州學院資源環境與旅游系
關鍵詞:生態補償驅動力實踐構建系統理論秋浦河eco-compensationdriving forcespractice of constructingsystem theoryQiupu River
分類號: F062.2[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