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中波
摘要:村治困境的生成與疏解,與鄉村社會治理結構中的關系和支配機制密切相關。回溯鄉村治理研究的學術進路,制度主義、國家與社會關系、類型化等視角下的詮釋路徑業已繁復,而在治理主體與治理規則上的核心分野依舊未能完整揭示鄉村治理的內在邏輯。作為一個調和性分析框架,鄉村治理場域概念提供了足夠的背景性知識(制度邏輯和文化規范)用以框定既有爭論的界限、環境和形式,搭建理論對話的橋梁。通過對華北平原豐村的經驗觀察,選取了某一村治階段四個獨立而又前后相繼的事件,從場域脫耦和場域疊合兩種場域互動形式出發,分別審視發生在鄉村政治場域和社會場域事件的矛盾生成和化解的機制過程,標明場域互動的形式特征。在此基礎上,指明治理場域概念的開放結構可以有效調和理論之間的張力,為理解不同類型的鄉村治理形態帶來一個可資比較的結構性思路。
發文機構: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關鍵詞:治理場域村治困境場域互動調和性鄉村治理現代化Governance fieldVillage governance dilemmaField interactionHarmonicityRur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分類號: C912.82[經濟管理][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