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現有水利風景區分類體系傾向于從水利專業視角分類,導致水利風景區類型的表達難以被社會公眾所接受和辨識,且分類體系存在重復交叉,不利于管理者操作等問題,在分析全國878家水利風景區命名和分類特點的基礎...
全面分析了水利改革發展對水利統計在新形勢下的新要求,總結提煉了水利統計在統計內容、制度、成果方面的工作基礎和成效,并對照“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針對當前水利統計工作中存...
針對現有洪災風險評價模型的缺陷與不足,從致災因子、孕災因子、承災因子和減災因子4個方面,通過對14項評價指標的分析與計算,構建洪災風險評價體系。洪災風險評價體系以網絡層次分析法(ANP)求解主觀權重,...
基于“壓力-狀態-響應”(PSR)模型構建包括生態保護壓力、生態文明建設狀態和生態文明建設能力的3個子系統、17個指標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我國30個樣本城市2017年...
在“一帶一路”倡議大背景下,瀾湄合作機制將“互聯互通”納入五大優先合作方向,對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跨境航運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隨著全球化、信息化和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流域內的單一科層治理、市場治理傳統模式...
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現城市建設模式轉型,緩解城市建設中的各種水問題,是當前我國城市建設的主要方向。海綿城市建設由此成為城市建設治理領域的熱點而備受關注。目前,我國海綿城市建設存在著不同參與主體間難...
跨境河流水源保護對保障跨境水資源安全、促進跨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結合我國跨界河流水源保護實現聯防聯控的相關經驗,梳理跨境河流水源保護現有機制,并分析疫情發生對跨境河流水源保護的影響,依此提出我...
針對上下游水污染沖突,基于沖突分析圖模型反問題理論構建了第三方調解模型,在充分考慮沖突雙方偏好底線的前提下,獲取雙方做出最小讓步后的沖突化解策略。基于反問題理論構建了一個0-1多目標規劃第三方調解模型...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評審結果,河海大學推薦申報的5個項目全部入選。通過校內遴選,河海大學共推薦5個項目參與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評審,分別為:董增川教授負責的“基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