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楚亮,顏迪
摘要:在測算消費不平等時,有必要考慮不同商品類型的消費結構差異性。本文基于中國居民收入分配課題組(CHIP)數據,通過比較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在相對必需品和相對奢侈品支出結構上的差異性,并修正潛在的測量誤差,估計了2002-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消費不平等及其演變趨勢。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城鎮居民消費不平等在2002年至2013年之間擴大了25%,且主要是由住房、交通通信和文化娛樂消費差距的擴大導致的;而在2013年至2018年之間,消費不平等縮小了19%,且主要源于教育、交通通信和文化娛樂消費差距的縮小。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2002年至2013年間,家中有老人、戶主教育水平為初中及以下、戶主年齡在45-64歲之間、家庭規模為4人和東部地區的消費不平等上升幅度更大;而在2013至2018年間,戶主學歷為高中、戶主年齡在55-64歲之間、家庭規模為5人及以上和西部地區的消費不平等下降幅度更大。本文的研究可為了解城鎮地區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及消費不平等演變特征提供經驗證據。
發文機構: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關鍵詞:消費結構消費不平等測量誤差Consumption StructureConsumption InequalityMeasurement Error
分類號: F063.2[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