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nnjdx"><span id="nnjdx"></span></ins>
<var id="nnjdx"></var>
<var id="nnjdx"></var>
<var id="nnjdx"></var>
<cite id="nnjdx"><video id="nnjdx"></video></cite>
<var id="nnjdx"></var><var id="nnjdx"></var>
<var id="nnjdx"><strike id="nnjdx"></strike></var>
<menuitem id="nnjdx"><video id="nnjdx"><thead id="nnjdx"></thead></video></menuitem>
<cite id="nnjdx"></cite>
<thead id="nnjdx"><span id="nnjdx"><thead id="nnjdx"></thead></span></thead>
<del id="nnjdx"><noframes id="nnjdx">
<var id="nnjdx"></var>
<cite id="nnjdx"></cite>
<var id="nnjdx"><dl id="nnjdx"></dl></var>
<cite id="nnjdx"><video id="nnjdx"></video></cite>
<cite id="nnjdx"><video id="nnjdx"></video></cite>
<cite id="nnjdx"><video id="nnjdx"><thead id="nnjdx"></thead></video></cite>
<cite id="nnjdx"><video id="nnjdx"><thead id="nnjdx"></thead></video></cite>
新疆農墾經濟 · 2020年第5期24-30,共7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政策的演進特征--基于21個一號文件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作者:李曉紅,晉銘銘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三農"問題始終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也是應對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文章以21個中央一號文件為研究樣本,運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刻畫了農村基礎設施政策的演進特征和優化方向。結果表明: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政策經歷了從1982-1986年的政府一元主體主導,到2004-2012年的政府、市場二元主體協同實施,再到2013年之后的政府、市場、社會三元主體協同實施階段,現已逐步向"多中心"供給與治理體系邁進,但社會參與度仍較低;農村基礎設施九大領域(水利、電力、公路、網絡、教育、醫療、文化、社保、住房保障)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差異較大,其中三類工具在農田水利領域均使用較多,在住房保障領域使用較少。

發文機構:貴州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農村基礎設施政策一號文件文本量化分析rural infrastructure policyDocument No.1text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分類號: F3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伊伊爱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