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愛連
摘要:中國自春秋戰國開始,一些知識分子以半耕半讀的生活方式,以"耕讀傳家""耕讀結合"的價值取向,以"讀而廢耕,饑寒交至;耕而廢讀,禮儀遂亡"的行為諫言,形成了一種"耕讀文化"。耕讀,不僅是半耕半讀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情懷、一種文化、一種價值追求。先賢耕讀傳千年,繁衍生息出文才。中國的自然村落,無論是在古代文人筆下,還是在鄉村耆老心中,充滿著溫情、詩意與祥和。如"耕讀傳家""地接芳鄰""稼穡為寶""職思其居""居易俟命""君子攸寧"等門楣題字,雖沒有豪言壯語,卻充溢著"既學做人,又學謀生"的美好向往。
發文機構:浙江省平湖市新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關鍵詞:實踐探索耕讀文化新倉鎮自然村落古代文人三叉河耕讀傳家價值取向
分類號: G779.2[文化科學—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