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輝祥,宋玥,孫智勇
摘要:以黑龍江省二十余種樹木為研究對象,對比研究林分與林齡,在2003—2013年連續三次森林資源清查數據的基礎上,采用生物量轉換因子連續函數法和平均生物量法計算出不同種類、不同林齡、不同起源的森林資源碳儲量及碳密度,并進一步分析其動態變化及分布特征,以找尋合適樹種進行保護與擴增。結果表明:①從植被類型的角度來看,喬木林碳儲量最多,為661.78 Tg,其碳密度也最高,為33.94Mg/hm2;②不同林齡的喬木中,中齡林、近熟林的碳儲量在不同時期的清查數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共占69.87%;③在不同樹種中,闊葉混、落葉松、櫟類等樹種為黑龍江省森林碳儲量主要貢獻樹種,合計占黑龍江省喬木林碳儲量的62.17%;④碳密度方面楓樺、水曲柳、櫟類、樟子松等排名靠前;綜上所述,闊葉混、落葉松、櫟類作為主要碳儲量貢獻樹種,應當進行主要保護,并輔助以其他樹種的保護與擴增,提升黑龍江省森林碳儲量。
發文機構:東北林業大學
關鍵詞:平均生物量法森林碳儲量生物量轉換因子連續函數法the Mean Biomass Method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cksthecontinues Biomass Expansion Factor method
分類號: F326[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