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對一個典型扶貧重點村財務支出憑證的挖掘,發現了貧困村財務活動和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而引發出對“貧困陷阱”的思考,并分析得出尋租成本、財務惡化與村級貧困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系統的結論。尋租成...
針對近年來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地區差異不斷擴大的現實,本文從產業空間集聚的角度出發,運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對農村中小企業第二產業發展的地區差異的原因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地理位置和經濟基礎共同影響著農村...
本文基于一個隨枳抽樣的來自中國6省116個村莊1949戶農戶2000年和2004年兩年的調查數據,對農村稅費改革的基本進展情況進行了一個中期評估。總體上看,稅費改革后農民負擔水平明顯下降,平均下降了一...
本文對山東省11個縣(市)32個行政村的調查表明,主要農村公共品供給質量差已經取代供給數量不足成為農村公共品供給中的首要問題;科技和信息服務、醫療衛生不但是農民最不滿意的農村公共品,也是農民最急需的農...
本文主要利用吉林省8個縣(市)1994~2005年水稻生產投入產出的面板數據,采用非參數HMB指數方法對水稻生產的效率變動進行分解分析,獲取各指數的時序變動趨勢特征和空間分布特征,并運用數據包絡分析(...
本文利用差異化的進口需求模型對中國大豆進口需求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對從主要大豆進口國進口來源的大豆數量都是有彈性的,且對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大豆出口價格的變化彳燃;而且,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
...
中國市場導向的改革首先從農業和農村開始。在近30年的時間里,中國農業創造了世界奇跡,然而,農民人均收入尤其是務農收入仍然很低,而且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收入差距呈逐漸擴大之勢,加上農產品大量進口的現實威脅...
本文實證分析農村小額信貸的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之問的差異和形成機制。農村小額信貸的實際利率與還款模式相關。小額信貸項目或機構能否實現實際利率取決于其經營管理和資金流動效率,但借款人實際支付的貸款成本沒有...
2000年開始在山區半山區實施的直接補貼制度,是日本政府在WTO框架內調整農業保護方式的最初嘗試,也是日本農業保護實現從價格支持向直接補貼方式轉變的轉折點。直接補貼政策是依據各種土地生產條件差異而將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