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中國生鮮蔬菜對日出口快速增長,并于1998年超過美國成為對日出口生鮮蔬菜的最大供給者。針對促進中國生鮮蔬菜對日出口急劇增長的原因,本文運用Johansen協整檢驗進行了分析。結...
本文采用固定效果模型對大豆主產區1991-2002年大豆總產量的主要影響要素進行估計.結果表明生產函數中基本投入要素:大豆播種面積、勞動用工總量、化肥投入、種子秧苗投入、其他物質費用是影響大豆產量的主...
在微觀經濟層面,以農業為主的尼日利亞社會中大多數農民貧困并且難以獲得保險,價格和生產的波動將對增長和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當期大米生產水平不能滿足未來需求特別引起關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大米價格變動...
新農村建設是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調整城鄉關系的重大戰略舉措。它不僅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城鄉收入分配格局、振興農村經濟,而且有利于推動城市化,徹底解決困擾我國經濟現代化進程的“三農”問題。新農村建...
目前,超市將食品價格作為競爭手段來爭奪客流客源已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本文以北京物羨大賣場(亞運村店)和華堂商場(亞運村店)超市之間的競爭為例,在大量實地調查的基礎上,時兩家超市生鮮農產品(包括速凍...
1989年之后,包括波蘭、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內的中東歐的許多國家在社會、政治、經濟領域發生了重大變革。在這個特定的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為了了解這些國家的農戶如何適應市場經濟,在2001年一個由華沙農業大...
本文利用1998--2005年29個省際面板數據,運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法,研究了FDI對我國地區間農業差距的影響。發現農業人均FDI對地區間農業差距的貢獻并不大僅為1.18%...
“三農”問題是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但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前提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成功轉移。在新世紀的前20年,在惠及千百萬廣大人民的小康社會的建設過程中,研究和解決這一問題有著重大的意義。需要對農...
農業化學品的使用在近30年來獲得了極大的增長,到了需要考慮其投入產出邊際效益的時候了。農業化學品價格的持續增長給衣戶生產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農業化學品的大量使用也正在日益出現重大的負面影響。需要從技術...
本文回顧分析我國入世五年來糧食貿易及政策的發展和變化,重點分析糧食關稅配額利用情況。本研究表明入世后我國糧食貿易政策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糧食進口配額量較大,但使用率相對較低,其他農產品的配額使用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