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潔芳,歐良喜,陳潔珍,蔡長河,嚴倩,姜永華,李華
摘要:【目的】為鑒定荔枝母本童期類型;獲得特短、短童期育種材料。【方法】以210個母本總數49.08萬株的子代群體為材料,以2010—2019年10年數據分析不同母本子代童期差異和母本童期類型。【結果】結果表明,10年間童期結束植株數呈正太分布,峰值出現在3.5年或4.5年。不同類型童期植株比率差異極顯著,變異系數74.21%~190.10%。播種后12年內仍有18.10%母本子代沒有童期結束植株出現;童期結束植株數為群體總數的1.03%。鑒定了210個母本的童期類型。母本間童期植株總數和比率差異均極顯著(p<0.01),變異系數為283.68%和181.17%。【結論】因此,荔枝童期結束植株數并非隨樹齡增加而增多;選擇特短童期或短童期類型母本品種,雜交可獲得特短、短童期育種材料;不同母本品種子代童期差異極顯著;品種間存在不同童期類型。
發文機構: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果樹生物學與遺傳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熱帶亞熱帶果樹研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荔枝自然雜交子代童期童期類型
分類號: S51[農業科學—作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