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在國有林區長期跟蹤調查的基礎上,以黑龍江省通北林業局為例,分析黑龍江國有林區改革及其對天保工程的影響。首先,概述黑龍江國有林區管理體制改革歷程并分析黑龍江國有林區管理體制改革產生的影響。其次,闡...
基于2008—2017年山東省和江蘇省造紙行業的面板數據,運用非期望產出的SBM-DEA模型靜態分析了兩省的生態效率,利用ML指數動態分析了造紙行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驅動因素。結果表明:2008—20...
以黑龍江省國有林區為例,根據2015—2018年對林區職工展開調查的數據,從收入、消費、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居住環境6個層面對林區職工民生進行評價分析。結果表明:在天保工程期間特別是在天保工程二...
以湘西地區24個民族縣域為例,構建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與旅游經濟增長測算體系,利用系統耦合協調度模型,分析湘西地區1999-2018年湘西地區森林生態系統和旅游經濟系統之間的耦合協調度。結果表明:湘西...
從林業生產、林業旅游和生態服務、林業管理3個方面出發,采用文獻研究法和比較分析法結合北京市實地調研數據,對林業基礎設施的概念、性質、作用及類別進行系統全面研究。結果表明:林業基礎設施是指為林業生產和林...
基于福建省83個林業專業合作社的調查數據,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集體林區林業專業合作社人才培養質量的評估模型,并對其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被調查的83個林業專業合作社的人才培養質量評估的各個維度的評估、總...
通過對CFCC與FSC兩大森林認證體系標準進行共性與差異性分析,并以福建省順昌縣國有林場為例,分析不同認證標準體系間轉化的可行性。結果表明:無論是標準理論層面還是國有林場實證分析,在FSC認證的基礎上...
構建農戶可持續生計分析模型和發展水平評價模型,以貴州梵凈山自然保護區為例,分析生態旅游對自然保護區農戶可持續生計的影響。結果表明:梵凈山保護區農戶可持續生計總體處于中等水平,保護區的生態旅游產業還有較...
以北京市城六區的城市森林為例構建市民視角下城市森林的功能體系,并基于2015—2017年實地調查獲取的2975份市民調研問卷數據,利用結構方程模型(SEM)分析市民對城市森林功能的感知及行為機理。結果...
基于浙江省山區315戶農戶的調查數據,描述了山區農戶的生計策略、不同類型農戶的家庭稟賦、收入水平及來源,運用mlogit模型就家庭稟賦對山區農戶林業相關生計策略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家庭稟賦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