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這既是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對百年鄉村建設思想的傳承和創新,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確保我國能夠基本實現2...
共同配送合作成員對聯盟的貢獻程度直接影響成員的獲利能力。生鮮農產品共同配送作為共同配送的重要方面,基于生鮮農產品的特殊性,從共同配送中的聯盟成員個體資源貢獻、聯盟地位差異貢獻以及承擔運送風險貢獻三方面...
基于2018年河南省858戶種植戶調研數據,以農戶化肥和農藥投入為例,采用情景模擬的組間實驗和Ordered Probit模型,實證分析不同政策認知情景下參保行為對農戶化學要素投入傾向的影響。結果表明...
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是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使用傾向得分匹配法(PSM)比較分析失地農民不同就業狀態的收入差異.結果發現:自雇型非正規就業對失地農民的收入促進效果明顯高于正規就業以及無業,...
...
千百年來,小農戶一直是中國農業經營的絕對主力。在歷次重大經濟和社會危機中,數量龐大的小農戶使農業農村發揮了“穩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關鍵時刻甚至“挽救”了中國宏觀經濟和社會穩定。但是,也正因為小農...
基于浙江山區369戶農戶的調研數據,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分析農戶非農就業及林地轉出決策行為狀況,并采用計量經濟方法分析農戶非農就業對林地轉出決策行為的影響。研究發現:(1)樣本地區農戶非農就業水平較高,...
以深度貧困地區農戶為研究對象,以緩沖能力、自組織能力、學習能力為生計恢復力的分析框架,采取主成分分析、熵值法、障礙度診斷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對不同貧困屬性和脫貧屬性農戶的生計恢復力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測度...
基于578位南昌市消費者調查數據,通過構建聚類分析模型和二元Logistics回歸模型,探究南昌市消費者社區電商生鮮農產品購買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的差異性。結果表明:消費者大致可分為傾向型消費者、中間型消...
利用2012—2017年江蘇省物價局調研的微觀農戶數據,以三大主糧之首的稻谷為例,實證分析稻谷種植收入性補貼對不同規模農戶稻谷種植技術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1)江蘇稻谷種植技術效率的均值為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