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資源環境約束角度,運用DDF模型測算2004—2018年中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綠色生產中投入要素集約利用潛力、期望產出擴張潛力和非期望產出減排潛力,將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分為農業...
采用Ologit模型,基于5省10縣1 253個樣本的調查,考察不同類型農戶在新農保減貧作用評價上的差異.研究發現:第一,農民對新農保的減貧作用評價不高,認為"作用較大"的比例不超過三分之一;第二,不...
新生代農民創業正成為減貧脫貧的活力新引擎和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力量.基于社會認知理論,探究政府支持、家庭支持等創業環境對新生代農民創業行為的影響機制,通過687份新生代農民創業者和潛在創業者問卷的統計分析...
采用有序Logit回歸模型,應用中介效應與調節效應分析方法,探討社會網絡對農民電商創業意愿的作用機制。結果表明:現實社會網絡對農民電商創業意愿無顯著性影響,虛擬社會網絡顯著正向影響農民電商創業意愿;創...
綠色金融是聯結金融機構與綠色發展的“潤滑劑”和“助力器”,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梳理綠色金融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內涵及其相互作用基礎上,提出綠色金...
構建要素自由交互與平等交流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所在,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基于要素流動視角,發現勞動力要素雙向流動梗阻、土地要素流動城鄉有別、資...
在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和南方集體林區規模化經營趨勢逐漸明顯的背景下,研究規模戶的勞動監督強度及方式對營林質量的影響,對于緩解雇工產生的道德風險問題,提升營林質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構建相關理論分析框架的...
基于2304份農戶調查數據,從農地細碎化與農戶分化視角,實證分析留守農戶家庭村莊內部社會關系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理。結果表明:種植業收入比例越高,農戶家庭在村莊內部的社會關系可能相對較差,而家庭收入越...
基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2015年農戶數據,利用異質性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模型(HSFA)和傾向得分匹配法(PSM),在“潛在結果框架”下實證檢驗農業生產經營中的正規信貸約束對種植業技術效率的影響...
利用中國家庭動態跟蹤調查2014年數據,并基于馬斯洛需求理論將農村公共服務分為農村生活條件、農村醫療設施、農村交通設施、農村生態環境、農村文化設施、農村教育設施、農村社會保障等七個方面,實證考察農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