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國7省1059戶農戶調研數據,構建雙變量Probit模型,分析規模異質性農戶環境友好型生產行為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表明,規模異質性農戶使用環境友好型肥料影響因素不同,年齡、土地產權類型、家庭收入...
我國是羊絨生產、加工、消費第一大國和羊絨產品貿易大國。根據UNComtrade相關數據,采用修正CMS模型分析我國原絨進口、無毛絨進出口和羊絨制品出口波動成因。研究發現,競爭效應是推動我國原絨進口增長...
基于陜西省實地調研數據,運用無序多分類Logit和Heckman模型探討人際信任與制度信任對農戶就業決策的影響。研究發現,情感信任、制度信任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從事第一產業決策,制度信任顯著正向影響農戶從...
推進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農業政策可持續性及實施效果是否達到理論預期存在爭議。為研究農業政策實施效果,基于1995~2016年省級面板數據,運用Nerlove適應性預期理論構建糧食播種面積和單產...
轉產轉業是降低生豬退養政策產生負面效應的有效途徑,但也存在許多風險。以南平市延平區288戶生豬退養農戶調查數據為基礎,運用logistic回歸模型,探究退養農戶生計資本對轉產轉業風險影響。結果表明,年...
隨著多邊談判削減全球關稅,各國普遍增加非關稅措施使用頻次。利用CEPIIBACI數據庫中HS92六位數商品貿易數據,測算1995~2015年我國與2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四類農產品出口三元邊際,結合...
鄉村空心化和老齡化背景下,農民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主體,一定程度上處于“缺位”狀態。在國家施政方略轉變及鄉村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形成的“城歸”群體,有望成為農業農村改革新的支撐力量,其承載的推進鄉村創...
促進貿易便利化和提升出口貿易技術水平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從出口深度和出口廣度出發,分析貿易便利化對農產品出口技術復雜度的促進作用。測算2011~2018年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
基于農地規模對農戶農地質量保護行為影響機理闡述和對蘋果種植戶農地質量保護行為梳理,采用黃土高原地區771個蘋果種植戶園地保護調研數據,從地塊層面考查農地規模對農戶農地質量保護行為的影響。研究表明,地塊...
利用我國南方9省1991~2017年稻谷生產面板數據,基于超越對數成本函數及影子替代彈性方法,實證分析要素價格相對變化對稻谷生產技術進步及要素替代影響。研究發現,要素相對價格變化導致稻谷生產要素結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