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尚中,樊廷錄,王勇,黨翼,王磊,唐小明,趙剛,張建軍
摘要:為了探求夏休閑不同耕作方式對旱地麥田土壤水分變化、水肥高效利用、麥田生產力及雜草發生規律的影響,以期高效利用和開發有限的自然降水資源。本研究通過對4種夏休閑耕作方式下麥田0cm-200cm土層土壤水分動態、雜草生長量、有機物質和養分歸還量進行定位監測,結合籽粒和生物產量分析農田水分利用效率。結果表明,冬小麥播前,夏閑期高留茬翻耕播種油菜(深翻綠蓋)比對照(傳統耕作)0cm-200cm土層土壤少蓄降水僅為2.4mm;深翻綠蓋處理冬小麥籽粒產量比對照增加3.0%,周年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較對照分別提高35.2%和96.7%;深翻綠蓋處理雜草生長量為對照的41.4%,翻壓歸還農田的有機物質、全氮、全磷和全鉀比對照分別提高326.5%、716.7%、300.0%和829.6%。由此可知,深翻綠蓋處理在不影響冬小麥籽粒產量的條件下,把夏休閑期裸地無效蒸發的一部分降水轉化為油菜生物產量,減少了土壤水分的非生產性消耗,提高了有限降水的利用效率,有效的抑制夏閑期雜草生長,顯著加強了麥田系統的物質循環,實現了耕地的用養結合。
發文機構:甘肅省農科院旱地農業研究所 甘肅省農科院科研管理處
關鍵詞:夏休閑期耕作方式產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含水量雜草發生養分歸還summer fallowtillage practicesyieldwater use efficiencysoil moistureweed emergencenutrient return
分類號: S341[農業科學—作物栽培與耕作技術][農業科學—農藝學]S152.7[農業科學—土壤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