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紅艷,翁佩瑩,林文雄
摘要:【目的/意義】探索現代農業轉型的技術路徑,有助于恢復、保護以及可持續的利用我國的土地資源并充分發揮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方法/過程】運用文獻分析法,就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出發,綜述了國內外土地利用及其空間格局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響。【結果/結論】我國的土地利用變化主要特征是從由人類主導的大規模開發模式向開發與保護并行模式轉變。總體的態勢是表現為以南方水田減少為主導致的耕地面積減少;在東南沿海與內陸地勢平坦地區,表現為以占用優質耕地為突出特征的城鄉建設用地顯著增加;在中西部地區,通過“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林地面積呈現增加態勢;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受氣候變遷和比較利益驅動,大量的草地被轉化為農田,草地總面積呈現減少態勢。研究認為應加強理論研究并實施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策略,重視開展高度適應現代農業的生態化轉型,構建相適應的綜合農業系統模式及其對策研究。
發文機構: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
關鍵詞:土地利用空間變化格局綜合農業系統生態化轉型Land use spatial change patternIntegrated agricultural system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分類號: F3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