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建文,朱志鵬
摘要:【目的/意義】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變化特征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以為城市的有序發展及其生態可持續的發展提供參考。【方法/過程】以福清市2005、2010、2015年土地利用類型數據為基礎,借助SPSS、ArcGIS等軟件,從福清市土地利用結構的時空變化特征出發,研究用地類型變化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之間的關系。【結果/結論】結果表明:(1)2005-2015年間,福清市建設用地變化幅度最大,共增加39 km 2;其次是耕地,共下降24 km 2。(2)福清市新增建設用地主要來自于郊區,由耕地轉化成建設用地,城鎮化水平呈向周邊擴散的趨勢。(3)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也表現為日益下降的趨勢,10年間共下降13.30億元;水體和林地的生態服務價值較高,但由于水體面積的下降,其生態服務價值下降較為顯著,成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體下降的主要原因。這些結果表明,土地利用結構會直接影響城市的生態系統,因此必須合理規劃城市土地利用結構才能保證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發文機構: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工程學院
關鍵詞:用地結構生態服務城鎮化時空特征land use structureecological serviceurbanization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分類號: X171.1[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F32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