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地政策創新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路徑。而當前相關工業用地政策研究缺乏分行業、分類型的科學分析,實際指導性不強。本研究在對我國典型地區工業用地...
農民工在鄉村的土地權益與在城鎮的勞動權益,對其市民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此,農民工調研團隊從2009—2018年年初持續關注了農民工的以土地及勞動權益為重點的權益保障問題。通過調研我們發現:(1)總體上...
以南四湖濕地1995年、2004年和2012年3期TM影像為基礎數據,運用RS與GIS技術,提取土地利用動態變化數據。在此基礎上,根據Costanza及謝高地等的研究成果,對南四湖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
本文通過分析農用地生態服務功能,基于單位面積生態價值當量因子法,以行政村為評價單元,計算出武漢市遠城區每個行政村單位面積農用地生態價值大小,并在此基礎上將武漢市農用地分為5個級別,以期為全市范圍內的農...
本文基于中國農村土地社區共有的制度背景,通過宅基地產權結構的分析方法,研究宅基地的'公地悲劇'和'反公地悲劇'的治理問題。研究結果表明:宅基地利用存在的強外部性,決定了既有公權建構的需要,也有私權界定...
研究目的:在對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三聯村、港東村和惠山區堰橋街道村前村的96戶農戶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通過構建logistic模型分析農戶意愿對宅基地退出的影響。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logistic模型...
研究目的:中國農村土地不僅具有資源資產屬性,還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已有的被征地農民安置補償相關研究,呈現出重經濟福利、輕文化心理等特點,探討被征地農民情感依戀對征地安置補償的認知評價有助于深化政策認...
轉型已經成為當今經濟、社會、政治與城市研究的一個國際化語境,中國的發展轉型更是國際研究中的一個熱點領域。作為社會經濟活動過程的空間投影,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空間結構在巨大的體制轉型過程中發生著激...
本文旨在探討公共用地配給(投入)對城市經濟產出的具體影響。論文在探究公共用地配給對城市經濟產出影響機理的基礎上,通過構建生產函數模型,并利用2000—2014年中國273個地級及地級以上市的統計數據,...
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將是未來我國統籌糧食安全與生態安全的新路徑,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土地整治作為耕地輪作休耕的一種形式及其帶來的土地利用變化必然影響農業經營主體的耕地輪作休耕決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