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丹輝,李紅莉
摘要:本文在回顧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SEEA中,建立基于損害和成本的環境污染損失核算指標體系,比較兩種核算方法的技術特征,并以山東省為例,運用這兩種方法,對2000—2005年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各種經濟損失進行核算。結果表明,與成本法相比,基于損害的污染損失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更為合理,能夠較全面地反映經濟活動造成的環境退化。針對計算期內山東省環境污染損失增長較快、其占GDP比重上升、且治理投入規模與污染損失存在較大缺口等具有典型性的問題,提出加強環境污染損失控制的政策建議:建立完善綠色GDP核算體系,大力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加快推進環境稅試點,采取多元化的污染治理模式,促進產業綠色、低碳化、可持續發展。
發文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山東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關鍵詞:環境污染損失環境損害治理成本市場價值法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ossenvironmental damagetreatment costmarket value method
分類號: F124.5[經濟管理—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