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嘉楠,高志剛
摘要:從經濟發展規模、經濟發展效益、經濟結構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構建新疆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評價體系,基于熵權TOPSIS法分析2001—2017年新疆整體與地州層面經濟發展質量的時序變化,并采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方法揭示新疆地州經濟發展質量的空間效應與空間格局演化特征。研究結果發現:(1)新疆經濟發展質量水平隨時間推移逐步提高,經濟規模和經濟效益取得較快發展,經濟結構逐步優化但幅度不大,環境保護層面波動性較大。(2)從地州層面來說,經濟發展質量水平有所提高,但部分地州存在效益水平下降、結構升級緩慢、環境保護力度不足等問題,制約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3)新疆經濟發展質量總體呈現正的空間集聚效應,即質量發展水平相似的地區呈現集聚分布但并不穩定;從經濟發展質量冷熱點區分布來看,主要表現為南北差距,熱點區空間格局有逐漸東移并擴大的趨勢。基于此,認為應將經濟效益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作為重點,增強經濟質量核心區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最終實現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
發文機構:新疆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經濟發展質量熵權TOPSIS法時空格局演變新疆economic development qualityentropy weight-TOPSISevolu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Xinjiang
分類號: F127[經濟管理—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