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辦于2002年,為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社科類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現為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威權式協商結構”既推動了村級協商的開展,又限制了村級協商的持續發展。以恩施州將律師顧問團納入村級協商治理的實踐為研究對象,發現“專家調和式協商結構”可以顯著提升治理績效。協商結構的變遷,一方面促進了...
基于SBM超效率DEA模型從效率視角測算了1993—2017年間中國28個省(市、區)農業經濟增長質量,利用Dagum基尼系數及其分解探討了農業經濟增長質量的區域差距及其差異來源,并采用Kernel密...
基于對農村低保制度實踐及其變革的系統調查,旨在探討低保制度在農村遭遇的瞄準偏差及其矯正。研究發現:低保瞄準困境的癥結在于其基于“收入的精準化”要求與農村不規則社會長期存在的“收入的模糊性”之間的矛盾;...
基于水足跡方法構建糧食生產水資源匹配指數,從用水總量、來源結構和糧水匹配關系三個方面分析糧食生產用水的動態演變特征,并采用LMDI模型將糧食生產用水變動分解為9類效應,研究結果表明:糧食生產水足跡變動...
基于湖北省試點縣372份果菜茶種植戶樣本數據,運用加權頻數法和Heckman兩階段模型探討農戶化肥減量替代技術策略選擇偏好優先序及參與程度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農戶在蔬菜、柑橘和茶葉生產過程中的化肥投...
基于2014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采用不同模型分析流動人口貧困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發現,流動人口貧困主要表現為相對貧困,消費貧困發生率遠高于收入貧困;貧困類型以持久性相對貧困和選擇性相對貧困為...
基于農戶有限理性和幸福最大化目標,利用國家統計局微觀數據庫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公開數據,對“三權分置”下影響農戶流轉耕地的決策和行為因素進行分析,引入了迄今實證文獻較少或尚未考察的一些重要因素,如農戶勞...
基于2020年我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語言服務的相關事實來觀察語言應急和應急語言,討論其與社會語言生活相關的一些問題。研究認為語言應急和應急語言具有不同的領域分野,語言應急側重從社會行為視角進...
運用文本挖掘法對2015—2020年18項促進農民工就業政策進行高頻詞提取,構建了由10個一級指標和37個二級指標組成的PMC指數模型對農民工就業政策進行量化評價。研究結果顯示,該18項政策重點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