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彬彬
摘要:公信力是社會組織治理主體的合法性保障。以往研究主要從微觀組織層面對社會組織內部治理結構進行探討,忽視了對我國政社關系結構與宏觀文化的關注。為此,本文借助世界價值觀調查(WVS)2015年的中國數據,考察了政社關系對社會組織公信力的影響機制及文化認知的調節效應。研究發現,政府通過購買公共服務構建合作型政社關系,公共服務需求的回應性影響公眾對社會組織的認知。公共服務需求回應性越強,社會組織公信力越高。其中,權威層級取向的文化認知不具有調節作用,集體利益取向的文化認知起負向調節作用。社會組織的公共服務供給不僅要關注特殊群體現實需求,更要強調公共服務供給的基礎性與公共性,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從而加強社會組織的公信力建設。這些發現拓展了社會組織公信力研究的理論視角,對進一步提升社會組織公信力,發揮社會組織在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具有重要政策啟示。
發文機構: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關鍵詞:社會組織公信力政社關系文化認知公共服務social organizationspublic credibilitypolitical and social relationscultural cognitionpublic service
分類號: D630[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D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