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俊延
摘要:精準扶貧中,國家通過多重發包的數字生產機制解決扶貧對象錨定困難以及扶貧效果難以監測等難題,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技術治理異化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重視數據生產而造成數字的懸浮、規避責任而形成應付檢查的痕跡管理、強調政府自主性而忽視了社會自主性。本文從“宏觀制度—中觀組織—微觀主體”三重邏輯出發搭建分析框架,以闡釋精準扶貧過程中技術治理異化的生成邏輯。研究表明,制度約束、組織推進和主體運作三者耦合造成了精準扶貧過程中技術治理異化的困境。技術治理異化現象侵蝕了基層政府治理的公共性及公信力,應從維護基層政府治理公共性和公信力的角度尋求解決之道。
發文機構: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
關鍵詞:精準扶貧技術治理數字生產國家信息能力國家治理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dissimilation of technology governancedigital productionnational information capacity
分類號: D63[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