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正平,夏海,毛學峰
摘要:近年來,"省聯社模式"備受詬病,省聯社對轄內農信機構的干預幾乎成了"眾矢之的",社會各界"去省聯社"的呼聲越來越高,然而,有關省聯社及其作用的實證研究幾近空白,省聯社模式真的"一無是處"嗎?在新一輪農信社改革即將開啟之際,為重新審視省聯社的作用,本文基于省聯社官網信息進行文本分析,采用LDA主題分類模型和熵權法構建了省聯社信貸業務關注指數作為省聯社干預水平的代理變量,實證檢驗了省聯社干預對農信機構信貸規模、信貸投向和盈利能力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一方面,省聯社干預擴大了農信機構的信貸規模、提升了涉農貸款和小微貸款投放水平,與此同時也降低了農信機構的盈利能力,損害了其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下,省聯社干預對信貸規模、信貸投向和盈利能力的影響存在一定的異質性。進一步研究發現,省聯社干預可通過信貸規模和信貸投向對農信機構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上述實證結論對進一步認識省聯社的作用、深化農信社的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發文機構: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關鍵詞:省聯社干預農信機構信貸規模信貸投向盈利能力Intervention of Provincial AssociationRural Credit CooperativeCredit ScaleCredit Investment DirectionProfitability
分類號: F830.2[經濟管理—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