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掛式貧困主要包括發展倒掛和福利倒掛兩層含義,是政策傾向性下資源的非均衡配置、行政壓力弱傳導、政策疊加與“福利懸崖”以及鄉村場域內在的貧困韌性共同作用的結果。由于倒掛式貧困具有分布彌散、群體的內生發展...
鄉村文化的研究包括了鄉村文化載體與鄉村文化價值兩個層面。鄉村文化載體呈現了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嵌入”而鄉土文化不斷“退場”的過程,鄉村文化價值呈現了傳統文化價值的“衰退”與現代文化價值的“新生”。兩...
基于代際差異視角,結合安徽省11個糧食主產區(縣)283份農戶的調研數據,運用Ologit模型對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滿意度影響因素展開比較分析。研究表明:農戶個體特征、家庭特征和外部因素對利益補償滿意度...
與傳統股權相比,扶貧股在出資、股權類型、權利內容、收益分配、退出機制、風險防范等方面形成了許多創新做法,但存在制度回應弱、效益吸引力不夠、相關利益協調不足、長效的收益分享機制缺失、平臺治理參與局限等深...
當前農村社會日益嚴重的階層分化與農民經濟分化有關,但高度的經濟分化并不必然產生階層分化。發生在熟人社會場域中的農民分化受到村莊社會整合機制的作用,形成了村莊社會的低度分化。村莊社會整合機制體現為:基于...
利用陜西省科技扶貧重點縣域821份農戶數據,運用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模型,實證考察了扶貧科技資源供給對農戶減貧感知績效的影響機制,并檢驗了扶貧主體形象與制度信任在影響機制中的中介作用與調節效應。研究發現:...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質量涉及職業待遇、職業行為、文化觀念、身份意識等多個層面對非農職業的適應與融入,具體包括職業待遇整合、職業行為適應、職業文化接納和職業身份認同四個維度。因子測評表明,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質...
基于中國15個小麥主產省2000—2017年面板數據,采用SFA-Malmquist指數法和面板工具變量法探討了農田灌溉設施的小麥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效應及作用機制,結果表明:2000—2017年間,小麥...
基于國家統計年鑒和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數據,文章通過構建評估農村社會養老服務供給水平的指標體系,全面分析了中國農村社會養老服務供給現狀及區域特征。研究結果發現:中國農村社會養老服務供給總體水平偏低,內...
皖南河鎮近十多年的農業規模經營發展歷程表明,農業規模經營決策的自主性、農業規模經營主體的內生性、農業規模經營發展的回饋性構成了社區本位農業規模經營的主要特征。在社區本位農業規模經營的實現過程中,農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