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鄉村建設與城鎮化先后經歷了“城市擴張、城市病蔓延、法制規劃、鄉村有序治理、城鄉一體化”的道路,在鄉村重建二百多年的實踐中,基本形成一種“共生型治理”的發展形態,主要包括四大要素:網格化的共生單元...
利用博弈模型,對生態農產品供應鏈內部契約合作穩定情況進行研究,并就區塊鏈技術如何保障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穩定運行進行分析。分析認為:生態農產品供應鏈穩定運行情況受到市場風險制約,區塊鏈技術能通過改善生態農...
在互聯網時代,新生代農民通過新興技術創新生產方式和組織關系,形成家庭網店、代工合作社和一體化企業三類新創組織。借鑒制度創業理論,以互動建構為分析框架,延續“差序格局”的研究路徑,探討新生代農民如何運用...
以CNKI數據庫中的311篇CSSCI來源期刊論文以及Web Of Science平臺中的716篇核心合集庫文獻作為研究樣本,運用CiteSpace5.6.R2軟件進行可視化計量分析,發現既有健康鄉村...
為了厘清廣東財政支出的經濟增長效應,利用1990—2017年廣東省人均財政支出量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包的時間序列數據構建協整及誤差修正模型,使用stata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結果發現:廣東財政支...
在構建新冠肺炎疫情認知對就業預期影響理論模型的基礎上,利用粵、鄂兩地的問卷調研數據,并用工具變量克服內生性問題,實證分析了疫情認知程度對就業預期的影響。研究發現,疫情認知程度、身體健康及經濟形勢對就業...
基于依附理論和現代化理論的爭論,從農業研發、生產、貿易以及金融發展四個角度解析農業外商投資(FDI)對發展中國家糧食安全的影響機理,進一步利用1991—2017年60個國家的面板數據,通過構建動態面板...
村干部因直接接觸上訪群體和落實信訪政策而成為信訪研究熱點。多數研究文獻對村干部的定位是上訪事件篩選者,忽視了村干部在信訪制度中的多重身份。在轉型時期的信訪制度下,村干部不僅是溝通“國家—社會”的雙向代...
基于“一戶多宅”、宅基地大量閑置、村莊空間布局散亂等現實矛盾,江西省余江區在鄉村轉型全面加速背景下率先探索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立了村民理事會組織載體,建立了自愿退出機制,創新累進收費有償使用制度,同...
以分工、交易、合作的理論視角,分析了農業生產性服務聯結機制的形成原因、演變脈絡,將其分為基于“熟人社會”形成的人際關系紐帶、基于“收益捆綁”形成的利益聯結機制、基于“組織創新”形成的組織聯結機制、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