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上訴機構從2017年開始危機顯現,隨后情況不斷惡化,終于在2019年底停止運作。在此期間,有專業人士提出了上訴仲裁的設想,以WTO爭端解決程序中的仲裁條款作為上訴依據。歐盟與加拿大和挪威先后簽訂...
學術規范的法律制度體系構建,從法理邏輯上講具有消除各種學術不端行為產生的不當得利、預防學術不端行為對社會造成的損害,以及構建良好的學術秩序等功能。然而,現有學術規范制度體系在防止學術不端行為的效果方面...
建設高效、有序的口岸通關環境,是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前提條件,有利于實現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本文基于貿易便利化視角,著眼于通關時效的提升,構建了交叉效率DEA—Malmquist指數—Co-plo...
網絡服務提供商是獲取和保有個人信息的最重要主體之一。《民法總則》第111條對其設定了對個人信息的安全保障義務,包括一般性義務和階段性義務。義務內容可結合對相應法律法規的解釋得出。網絡服務提供商違反該義...
公信力是社會組織治理主體的合法性保障。以往研究主要從微觀組織層面對社會組織內部治理結構進行探討,忽視了對我國政社關系結構與宏觀文化的關注。為此,本文借助世界價值觀調查(WVS)2015年的中國數據,考...
2015年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將市場供求關系作為一籃子貨幣調整的重要影響因素。本文采用面板數據的固定效應模型評估我國貨幣籃政策的實際績效,結論表明貨幣籃的緩沖作用顯著。從人民幣升貶值角度來看:...
本文基于組織差異性視角,研究產學研合作伙伴之間的組織鄰近對知識轉移和合作創新績效的影響機理。對328家產學研合作企業問卷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組織鄰近對產學研合作創新績效有顯著的提升作用;知識轉...
基于'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經濟轉型的壓力和對外開放穩步發展的典型事實,考察不斷增加的對外直接投資如何影響企業要素錯配。從減少過剩產能和產業結構升級兩方面效應闡述對外直接投資影響企業要素錯配的機制,采用中...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后,人們非常關注通過提振消費來防止經濟出現大幅度下滑。事實上,提振消費政策同時也具有社會政策屬性。調查表明,在雙循環背景下,通過社會政策維持一定的生計方式,并保持人們的消費水平具有重...
國際化程度與國際化績效的關系是國際企業管理的經典研究和重要議題,但對二者關系的現有研究呈現“混雜”狀態。為突破這一現狀,本文引入雙元理論視角,進一步拓展和細化漸進國際化與激進國際化平衡的雙元思想,在此...